浙东学术精神探析(二)
浙东学术精神探析(二)
(二) 广采博纳,兼收并蓄
浙东地域是越文化的发详地,但并不是学术文化中心,而是地处偏隅,受中原文化传播、辐射,因而易于兼容不同的学术文化,各种学派和学术思潮都在浙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同时,浙东学人在吸纳不同学术文化的过程中,学有自得,并作出了出色的创造。所以,广采博纳,兼容并蓄是浙东学术的一大传统。
从北宋到南宋,中原和内陆地区的胡(瑗)学、王(安石)学、蜀学、洛学、关学,随着皇室和士族南渡,其流风遗韵首及两浙,于是两浙成为诸学交流的中心,浙东之学于斯融贯诸学之长,亦是势至必然。
北宋时期,“明州杨杜五子”,杨适“善言治道,究两代治乱之源,范仲淹守越时重之。”杜醇,于鄞县建学,延请当时县令王安石为师,教授弟子。王致“倡为有用之学,”并与王安石“言政事”,为王安石所重。可见,明州五子就受到范仲淹、王安石学术的影响。同期,永嘉王开祖、林石、丁昌期等人主要受“安定(胡瑗)湖学”的影响,讲“明体”、“达用”之学。稍后“永嘉九先生”皆学于程门或私淑之。
南宋时期,浙东学人亦多受中原之学的影响,如金华之学与程颐之学亦有渊源。吕祖谦五世祖吕公著与司马光同朝为相,他与程颐师事胡瑗,后又心服程颐,并师事之。高祖吕希哲则受业二程之门,并受诸家影响。南宋时期之永嘉一地则郑伯熊、郑伯英兄弟得周行己之传,刻印程氏之书,陈傅良、叶适等皆奉以为宗,由此可见程学对永嘉学者的影响。而永康之学,全祖望、黄百家等人都认为其学无所承接,但陈亮自郑景望、陈傅良之学的牵带,亦与永嘉流播之程氏之学有关,因此,《宋元•学案周许诸儒学案》将陈亮列入“景望门人”。
可见,在北宋至南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浙东学人吸纳了胡学、王学、关学等中原学术的内容,其中程氏的洛学对浙东学人的影响是最大的。
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,朱子之学与浙东学术的关系可以分为二方面,一方面,浙东事功之学如陈亮等人与朱熹展开了辩论,思想观点有明显冲突,亦有切磋讨论和吸收;另一方面,浙东学人与朱学有大量的交集和融合,诞生了以何基、王柏等为代表的金华朱学,和以黄震、王应麟为代表的四明朱学。金华朱学从何基、王柏、金履祥、许谦、柳贯、黄溍,到元末明初的宋濂流传六代,时间历经百年,称之为朱学的嫡脉。四明朱学包括黄震、王应麟、史蒙卿等人,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。总之,朱子之学流入浙东一地,渐具有浙学特色,且保持和发扬了朱学博学多识的传统。
陆九渊的心学在浙东地区广泛传播,并获得创造性的发展。“甬上四先生”是陆氏弟子,他们鼎力宣传陆学,使陆学大行于四明,浙东渐成中国心学大本营。明代中叶,阳明先生倡“致良知”,一时心学遍及大江南北,浙东仍为心学之重镇,阳明之主要弟子如徐爱、钱绪山、王龙溪皆浙东人士,后又有刘宗周、黄宗羲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修正。
上述可见,程学、朱学、陆学在浙东地域各有其传播和发展,章学诚指出的“宗陆而不悖于朱”, “言性命者,必究于史”,正是说明了浙学此种“广采博纳,兼容并蓄”而又以我为主的学术特征。程学、朱学、陆学在浙地各有其地位,同样,汉学与宋学、经学与史学、博雅之学与专家之学亦并驾齐驱,或相互交融。浙东学术的这种学术兼容性,其原因是由于浙东学术以经世致用为本,凡一切具有自得性、创造性、实用性的学术,在“经世致用”的天平上,不仅不相矛盾,而且足资互补。用章学诚的话来说,就是“惟著之于事物,则无门户之争矣”。“著之于事物”就是从实际出发,从实践出发,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出发去看待学术之异同,如此,一切门户之见皆冰消雪融。可见,浙东学术之广采博纳,正是奠基于生活实践、经世致用的根基上。
(三) 求真求是,一本万殊
浙东学术具有求真求是、一本万殊的优秀传统。
求真即追求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致,求是之“是”,即有正确之意,亦有肯定、合理、应当之意,求是即是追求合理,即追求真与善的统一,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。“一本万殊”,语出黄宗羲,意为追求真理的途径不是单一的、绝对的,而是多样的、相对的。
早在汉代,浙东先贤王充就举起了追求真理、杜绝虚妄的旗帜,他著作《论衡》就是要“考论虚实”,他无法容忍谶纬神学和庸俗经学那种“虚妄之言”,说:“虚妄显于真,实诚乱于伪,世人不悟,是非不定,......以情言之,岂吾心所能忍哉!” 王充所主张的“元气自然”的唯物主义吸取了荀子、墨子、法家学说的合理因素,是当时所能达到的唯物主义、无神论思想的最高水平。
南宋浙学主张“道器相因”“道不离器”的唯物主义观点,具有求真求实的倾向,同时,亦具有 “道义”与“功利”一致, 真为善相合的求是求善的倾向。如叶适在《习学记言》中说:“物之所在,道则在焉,物有止,道无止也,唯知道者不能知该物,非知物者不能至道,道虽广大,理备事也,而终归于物,不使散流”。这是说,道不能离开物而单独存在,“道”是从具体事物总结出来的规律或原则,故掌握了“道”也就更深入地认识了事物的本质。陈亮则言:“夫道非出形气之表,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。”“夫道之在天下,何物非道。千涂万辙,因事作则。” 叶适、陈亮的“道在器中”“道不离器”的观点,将思维的共性一般始终看作是与具体存在事物不相分离的统一体,共性一般并不是独立的存有,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观点,坚持了世界的真实性和统一性。
求真求是,必须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。叶适提出要“折衷天下之义理”,“考详天下之事物”。他说“观众器者为良匠,观众方者为良医,尽观而后自为之,故无泥古之失,而有合道之功。” 这种重视实际效果的认识路线与道学家“舍实事而希影象,弃有用而为无益” 的性理空谈是根本对立的。陈亮从“盈宇宙者,无非物;日用之间,无非事。”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,要求“明于事物之故” 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原因和本质。他认为,实践是最能说明问题的,要从实践的结果看出是非,判定能否。他说:“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,安坐而能者,不足恃也;兵食以用而见其盈虚,安坐而盈者,不足恃也。⋯⋯东西驰骋,而人才出矣;盈虚相补,而兵食见矣。” 实践出人才,实践出真知,充分显示了陈亮要求从实践中去求真求是的思想。
明清时期,王阳明言“心学”,这固然属于主观唯心论的范畴,但他的“致良知”学说,包含着注重实践,强调本体和工夫的统一,以工夫见本体的合理因素,他倡导的主体精神,亦为求真求是准备了主体性条件。刘宗周主张“理气合一”说。他说: “天地之间一气也已,非有理而后有气,乃气立而理因之寓也”“理即是气之理,断然不在气先,不在气外”。理气合一、理寓于气与南宋浙学的“道不离器”的观点一样,皆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。在道、器关系上,章学诚主张由器而道、道因器显的观点。他说:“‘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’道不离器,犹影不离形”。“道因器而显” 形而上之 “道”存于形而下之“器”中,离开“器”的“道”是不存在的,道存于器中,因而可以“因器而见道”。道不离器,道器合一实质上是清代浙学的哲学基础。
浙东学人认为,求真求是为学术之目标,而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多样的,不是唯一的,学术真理不能为一家所垄断。黄宗羲提出“一本万殊”,包含着深刻的方法论原则,是富有时代精神的学术命题。
“一本”指儒家的圣人之道,在广义上说指学术真理的总体或全体,“万殊”是指学者对圣人之道的多样性体认,亦指追求真理多种多样的方法、途径。黄宗羲认为,学术乃天下之公器,非一家之私,“盖道,非一家之私。圣贤之血脉,散殊于百家,求之愈艰,则得之愈真。虽其得之有至有不至,要不可谓无与于道也”。学术真理人人皆可以追求,每一个学人都可以尽自己之力去探索、体认,只要工夫著到,就可以“求之愈艰,则得之愈真”,虽各种学术对于真理的体认有深浅醇疵之别,却不能说是与学术真理无关的。“学术之不同,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”,显示其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。由此,黄宗羲主张“殊途百虑之学” ,必须重视“一偏之见”,承认“相反之论”,如此才符合真理多样化的客观发展,即使是佛道各家,也都曾“竭其心之万殊而后成家”,也就在不同程度上有见于 “道”。他说:“昔明道泛滥诸家,出入老释者几十年,而后返求诸六经。考亭于释老之学,亦必究其归趋,订其是非。自来求道之士,未有不然者。” 出入老释,正是为了“究其归趋”、“订其是非”,吸收其学术营养,为学术创造准备条件。
从“一本万殊”的学术真理观出发,宗羲要求打破学术垄断,破除门户之见,否定鹦鹉学舌式的教条成见。他说:“学术之不同,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。奈何今之君子,必须出于一途,剿其成说以衡量古今,稍有同异即诋之为离经叛道,时风众势,不免为黄茅白苇之归耳。”
总而言之,“一本万殊”的学术真理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启蒙意义,是求真求是的利器,也是求真求是的必然要求。
浙东地域是越文化的发详地,但并不是学术文化中心,而是地处偏隅,受中原文化传播、辐射,因而易于兼容不同的学术文化,各种学派和学术思潮都在浙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同时,浙东学人在吸纳不同学术文化的过程中,学有自得,并作出了出色的创造。所以,广采博纳,兼容并蓄是浙东学术的一大传统。
从北宋到南宋,中原和内陆地区的胡(瑗)学、王(安石)学、蜀学、洛学、关学,随着皇室和士族南渡,其流风遗韵首及两浙,于是两浙成为诸学交流的中心,浙东之学于斯融贯诸学之长,亦是势至必然。
北宋时期,“明州杨杜五子”,杨适“善言治道,究两代治乱之源,范仲淹守越时重之。”杜醇,于鄞县建学,延请当时县令王安石为师,教授弟子。王致“倡为有用之学,”并与王安石“言政事”,为王安石所重。可见,明州五子就受到范仲淹、王安石学术的影响。同期,永嘉王开祖、林石、丁昌期等人主要受“安定(胡瑗)湖学”的影响,讲“明体”、“达用”之学。稍后“永嘉九先生”皆学于程门或私淑之。
南宋时期,浙东学人亦多受中原之学的影响,如金华之学与程颐之学亦有渊源。吕祖谦五世祖吕公著与司马光同朝为相,他与程颐师事胡瑗,后又心服程颐,并师事之。高祖吕希哲则受业二程之门,并受诸家影响。南宋时期之永嘉一地则郑伯熊、郑伯英兄弟得周行己之传,刻印程氏之书,陈傅良、叶适等皆奉以为宗,由此可见程学对永嘉学者的影响。而永康之学,全祖望、黄百家等人都认为其学无所承接,但陈亮自郑景望、陈傅良之学的牵带,亦与永嘉流播之程氏之学有关,因此,《宋元•学案周许诸儒学案》将陈亮列入“景望门人”。
可见,在北宋至南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浙东学人吸纳了胡学、王学、关学等中原学术的内容,其中程氏的洛学对浙东学人的影响是最大的。
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,朱子之学与浙东学术的关系可以分为二方面,一方面,浙东事功之学如陈亮等人与朱熹展开了辩论,思想观点有明显冲突,亦有切磋讨论和吸收;另一方面,浙东学人与朱学有大量的交集和融合,诞生了以何基、王柏等为代表的金华朱学,和以黄震、王应麟为代表的四明朱学。金华朱学从何基、王柏、金履祥、许谦、柳贯、黄溍,到元末明初的宋濂流传六代,时间历经百年,称之为朱学的嫡脉。四明朱学包括黄震、王应麟、史蒙卿等人,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。总之,朱子之学流入浙东一地,渐具有浙学特色,且保持和发扬了朱学博学多识的传统。
陆九渊的心学在浙东地区广泛传播,并获得创造性的发展。“甬上四先生”是陆氏弟子,他们鼎力宣传陆学,使陆学大行于四明,浙东渐成中国心学大本营。明代中叶,阳明先生倡“致良知”,一时心学遍及大江南北,浙东仍为心学之重镇,阳明之主要弟子如徐爱、钱绪山、王龙溪皆浙东人士,后又有刘宗周、黄宗羲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修正。
上述可见,程学、朱学、陆学在浙东地域各有其传播和发展,章学诚指出的“宗陆而不悖于朱”, “言性命者,必究于史”,正是说明了浙学此种“广采博纳,兼容并蓄”而又以我为主的学术特征。程学、朱学、陆学在浙地各有其地位,同样,汉学与宋学、经学与史学、博雅之学与专家之学亦并驾齐驱,或相互交融。浙东学术的这种学术兼容性,其原因是由于浙东学术以经世致用为本,凡一切具有自得性、创造性、实用性的学术,在“经世致用”的天平上,不仅不相矛盾,而且足资互补。用章学诚的话来说,就是“惟著之于事物,则无门户之争矣”。“著之于事物”就是从实际出发,从实践出发,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出发去看待学术之异同,如此,一切门户之见皆冰消雪融。可见,浙东学术之广采博纳,正是奠基于生活实践、经世致用的根基上。
(三) 求真求是,一本万殊
浙东学术具有求真求是、一本万殊的优秀传统。
求真即追求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致,求是之“是”,即有正确之意,亦有肯定、合理、应当之意,求是即是追求合理,即追求真与善的统一,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。“一本万殊”,语出黄宗羲,意为追求真理的途径不是单一的、绝对的,而是多样的、相对的。
早在汉代,浙东先贤王充就举起了追求真理、杜绝虚妄的旗帜,他著作《论衡》就是要“考论虚实”,他无法容忍谶纬神学和庸俗经学那种“虚妄之言”,说:“虚妄显于真,实诚乱于伪,世人不悟,是非不定,......以情言之,岂吾心所能忍哉!” 王充所主张的“元气自然”的唯物主义吸取了荀子、墨子、法家学说的合理因素,是当时所能达到的唯物主义、无神论思想的最高水平。
南宋浙学主张“道器相因”“道不离器”的唯物主义观点,具有求真求实的倾向,同时,亦具有 “道义”与“功利”一致, 真为善相合的求是求善的倾向。如叶适在《习学记言》中说:“物之所在,道则在焉,物有止,道无止也,唯知道者不能知该物,非知物者不能至道,道虽广大,理备事也,而终归于物,不使散流”。这是说,道不能离开物而单独存在,“道”是从具体事物总结出来的规律或原则,故掌握了“道”也就更深入地认识了事物的本质。陈亮则言:“夫道非出形气之表,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。”“夫道之在天下,何物非道。千涂万辙,因事作则。” 叶适、陈亮的“道在器中”“道不离器”的观点,将思维的共性一般始终看作是与具体存在事物不相分离的统一体,共性一般并不是独立的存有,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观点,坚持了世界的真实性和统一性。
求真求是,必须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。叶适提出要“折衷天下之义理”,“考详天下之事物”。他说“观众器者为良匠,观众方者为良医,尽观而后自为之,故无泥古之失,而有合道之功。” 这种重视实际效果的认识路线与道学家“舍实事而希影象,弃有用而为无益” 的性理空谈是根本对立的。陈亮从“盈宇宙者,无非物;日用之间,无非事。”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,要求“明于事物之故” 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原因和本质。他认为,实践是最能说明问题的,要从实践的结果看出是非,判定能否。他说:“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,安坐而能者,不足恃也;兵食以用而见其盈虚,安坐而盈者,不足恃也。⋯⋯东西驰骋,而人才出矣;盈虚相补,而兵食见矣。” 实践出人才,实践出真知,充分显示了陈亮要求从实践中去求真求是的思想。
明清时期,王阳明言“心学”,这固然属于主观唯心论的范畴,但他的“致良知”学说,包含着注重实践,强调本体和工夫的统一,以工夫见本体的合理因素,他倡导的主体精神,亦为求真求是准备了主体性条件。刘宗周主张“理气合一”说。他说: “天地之间一气也已,非有理而后有气,乃气立而理因之寓也”“理即是气之理,断然不在气先,不在气外”。理气合一、理寓于气与南宋浙学的“道不离器”的观点一样,皆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。在道、器关系上,章学诚主张由器而道、道因器显的观点。他说:“‘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’道不离器,犹影不离形”。“道因器而显” 形而上之 “道”存于形而下之“器”中,离开“器”的“道”是不存在的,道存于器中,因而可以“因器而见道”。道不离器,道器合一实质上是清代浙学的哲学基础。
浙东学人认为,求真求是为学术之目标,而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多样的,不是唯一的,学术真理不能为一家所垄断。黄宗羲提出“一本万殊”,包含着深刻的方法论原则,是富有时代精神的学术命题。
“一本”指儒家的圣人之道,在广义上说指学术真理的总体或全体,“万殊”是指学者对圣人之道的多样性体认,亦指追求真理多种多样的方法、途径。黄宗羲认为,学术乃天下之公器,非一家之私,“盖道,非一家之私。圣贤之血脉,散殊于百家,求之愈艰,则得之愈真。虽其得之有至有不至,要不可谓无与于道也”。学术真理人人皆可以追求,每一个学人都可以尽自己之力去探索、体认,只要工夫著到,就可以“求之愈艰,则得之愈真”,虽各种学术对于真理的体认有深浅醇疵之别,却不能说是与学术真理无关的。“学术之不同,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”,显示其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。由此,黄宗羲主张“殊途百虑之学” ,必须重视“一偏之见”,承认“相反之论”,如此才符合真理多样化的客观发展,即使是佛道各家,也都曾“竭其心之万殊而后成家”,也就在不同程度上有见于 “道”。他说:“昔明道泛滥诸家,出入老释者几十年,而后返求诸六经。考亭于释老之学,亦必究其归趋,订其是非。自来求道之士,未有不然者。” 出入老释,正是为了“究其归趋”、“订其是非”,吸收其学术营养,为学术创造准备条件。
从“一本万殊”的学术真理观出发,宗羲要求打破学术垄断,破除门户之见,否定鹦鹉学舌式的教条成见。他说:“学术之不同,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。奈何今之君子,必须出于一途,剿其成说以衡量古今,稍有同异即诋之为离经叛道,时风众势,不免为黄茅白苇之归耳。”
总而言之,“一本万殊”的学术真理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启蒙意义,是求真求是的利器,也是求真求是的必然要求。
蛤蟆王子- 大将
- 帖子数 : 9
注册日期 : 08-02-24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